“哇,这个好漂亮啊!”“这个做工真精致!”……刚走进安徽展厅就听见夸赞声不绝于耳,各种精美又极具徽州特色的非遗文创摆在展台之上,供市民欣赏和购买。11月9日,湘鄂赣皖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市宛陵湖文化广场启动,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既有本地市民,又有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
“听说这个活动后,我特地从杭州赶过来看看,顺便了解一下宣城这个文房四宝之城。”杭州游客刘菊向记者说道,像她这样的游客还有很多。他们在看到宣纸以及宣笔的制作工艺后,都不由得心生感叹。宣纸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将青檀皮和沙田稻草进行反复浸泡、清洗、蒸煮、摊晒等,工艺流程有一百多道,历时三年左右。
“宣砚的出现填补了宣城文房四宝的空白,让宣城这个文房四宝之城更加实至名归。”宣砚制作师张明向记者说道。据介绍,宣砚的发展很久远,可追溯到晋代,在唐代已是“洛阳纸贵”,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其黑亮如漆、温润如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特点让它可与婺源的龙尾石相媲美。但在明清以后因为开采难度和战争的原因,让它逐渐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之上,2010年的发现让它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中。“文房四宝是我们宣城人的骄傲,举办这个旅游节很有意义,我特地带上孩子来看看,让他更加了解我们的本土文化,了解徽州文化。”市民周艳女士一边同孩子观看制砚过程,一边向记者说道。
除了独具徽州特色的文房四宝外,还有很多安徽省的非遗项目都受到市民的喜爱,铁字、铁花、纸笺加工技艺、徽州三雕、折扇等传统手工技艺精美绝伦,巧夺天工,深深地吸引了市民们的目光。
安徽历史悠久,文脉流长,璀璨厚重的徽州文化孕育了很多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次活动中安徽展厅共展出23个非遗项目,还设置了技艺示范区,让市民有所看、有所学,展厅所推出的具有徽元素的非创产品也成了市民们争相抢购的热销产品。(宣城日报见习记者 陈华易)